古路镇人居环境整治后,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兴盛村白墙灰瓦的屋舍点缀在青山绿水间
云海中的周家山大桥 本组图片由记者 朱云卿 摄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杨青)记者近日来到古路镇,看到的是一幅流动的画卷:多宝湖碧波荡漾,周家山大桥云缠雾绕,连片田畴绿意流淌。整洁雅致的院落旁,蔬果产业园生机勃勃,文化广场上欢声笑语。这“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的景象,正是古路镇执“和美”之笔,精心绘就的乡村新图景。
三大行动:擦亮乡村底色
近年来,古路镇以“改厕、治污、清脏”三大行动为抓手,全域提升人居环境。全镇卫生厕所普及率突破97%,农村生活污水整治覆盖80%农户,场镇污水实现100%集中治理。黑臭水体清淤疏浚成效显著,“污水零直排”小区与村庄不断涌现。
一场场专项行动让“面子”“里子”双提升:“鸡棚鸭圈美起来”整治私搭乱围,“清理不规范横幅”还原清爽视野。田间地头转身成为游客青睐的“田园画境”。垃圾治理更显智慧——创新推行“一奖二扣三罚款”奖惩制、“一宣二观三评选”宣传法、“一巡二改三帮助”管理链及“一领二带三激励”治理网,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与垃圾分类覆盖率“双百”目标。
生态屏障:守护绿水青山
古路镇深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吉星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启动,175公顷土地正经历“升级”:排水系统优化、微田园治理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交融的田园综合体“相貌”初现。
“三长”制(河长、林长、田长)筑牢生态防线,依托“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智慧监管体系,严守耕地红线,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经验获区级推广。全民行动汇聚绿色力量:“义务植树”“河道清漂”等志愿活动常态化,累计建成市级美丽宜居乡村5个、垃圾分类示范村3个、美丽院落25个、美丽庭院600个、美丽角落1500余处。“推窗见绿,出门见园,河清路净田更绿,日子越过越舒心!”兴盛村村民姜景兰的感慨道出村民们的共同心声。
民生温度:织密干群“连心网”
古路镇以党建为纽带,织密党群干群“连心网”。500余对党群“结对子”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并肩作战,干部走访收集并解决环境问题89件,群众满意度达100%。
民生关怀落在细微处:328名困难老人享受定期上门量血压、剪指甲等“定制化”护工服务。全镇率先探索农村互助养老,24户老人结成互助对子,200余户独居老人家中安装适老化及智能设施,数字养老惠及乡邻。
“新公交站修到了家门口,去两路看孙子方便得很!”草坪场镇居民刘大叔在新增站台前连连称赞。更让村民安心的是“141”基层智治体系——大小烦忧在“村口客厅”就能化解,“贴心管家”守护稳稳的幸福。
从环境蝶变到生态赋能,从民生暖意到治理创新,古路镇正以“和”聚民心,用“美”塑新颜。这支“和美”之笔,饱蘸汗水与智慧,持续描绘着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动人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