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碛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闲置资源“活”起来 村民“钱袋子”鼓起来-渝北网
1389178489863073792
渝北新闻网
渝北
位置: >> 网站栏目 >> 新闻 >> 社会
洛碛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闲置资源“活”起来 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来源: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遵 2025-06-30 09:38:35
图片 1.png

村民开心地采摘蔬菜 记者 欧云霄 摄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欧云霄)昔日撂荒地变身“致富田”,老旧大棚结出“黄金果”,荒芜山林飞出“金凤凰”……近年来,洛碛镇创新思路、多措并举,通过“点土成金”的发展模式,让沉睡资源焕发新生机。

盛夏的幸福村1社,11亩曾经的撂荒地如今披上了绿装。整齐的玉米植株迎风摇曳,饱满的玉米棒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这片由中交建设有限公司与村民合作开发的“幸福田”,不仅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创造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这些玉米又糯又甜,是真正的绿色农产品。”正在田间忙碌的村民杜玉芳自豪地说。通过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完善和村民参与管护,昔日的荒地变成了增收的沃土。

在上梁山蔬菜种植基地里,72亩智能大棚内生机勃勃。当前正值西红柿丰收季,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该基地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种植品种,实现果蔬的四季轮作,让土地效益最大化。水溶洞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王晶介绍:“我们120个大棚盘活了200余亩土地,既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又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老君山村的原耕农场则把2000多亩山林变成了天然养殖场。农场采用智慧养殖系统,年出栏土鸡1.5万只,带动农户增收120万元。“我们还开发了亲子游项目,让市民体验农耕乐趣。”原耕农场负责人钟桃说。该农场已获评区级优秀民营企业,正在申报市级专精特新企业。

洛碛镇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仅实现了“粮袋子”“菜篮子”“钱袋子”的多元丰收,更打造出乡村振兴的“洛碛样板”,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生动实践。洛碛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深挖资源潜力,培育更多富民产业,让乡村振兴的步子迈得更实、走得更远。

 

渝北网
渝北掌媒客户端
Document

主办单位:重庆市渝北区融媒体中心(本站所刊发的所有稿件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渝北区空港大道468号 联系电话:023-67829877 邮编:401120

备案号:渝ICP备2021013806号-2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463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号:50120210006

技术支持: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