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镇三新村高标准农田
村民们与旋耕机相互配合开展春耕春播 本组图片由记者 黄建友 摄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周新宇 通讯员 张坤)记者日前来到大盛镇三新村,只见高标准农田里,旋耕机、起垄播种机、农田消毒机等智慧化农业机械在田间来回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三新村现有高标准农田近500亩,机械化作业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为春耕备耕注入新活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旋耕机、起垄播种机轻松作业,耕地、播种,全套播种程序一气呵成。此外,农田消毒机也来了,高效优质地接替了以往繁重的人工消毒杀菌工作。
面对来自智慧农机的助力,村民们赞不绝口,他们说,农机工作起来又快又省力,大大节约了劳动力。“特别是农田消毒机,水管长,覆盖面积广,一车能装五六百斤水,跑得又快。两三人操作的效果,比原来十个人干得还多。”大伙儿纷纷给智慧农机点赞。
据悉,这些智慧农业机械来自大盛镇三新村集体经济服务队,他们参与集体经济发展,在种植技术指导和农作物销售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现场参与作业的三新村村民鄢开全信心满满。他告诉记者:“今年春 耕用上了机械,又快又好,效果显著。”村民胡永平也满怀期待:“在机械化管理下,我们的农作物能长得更好,能卖更高的价钱,今年肯定会有好收益。”
据悉,今年春耕备耕工作启动以来,大盛镇计划共投入拖拉机、各型农机具176台,对全镇8000亩高标准农田进行机械化耕作。同时,全镇11个农机合作社将充分发挥农机农技作用,有效解决农业生产用工不足问题,提高春耕生产效率,帮助农民轻松种田、科学种田,为高质量完成春耕备耕提供坚实保障。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连日来,大盛镇立足“早”字当头、“实”字为要,抢抓农时统筹推进春耕备耕工作,为全年粮食丰产夯基固本。
“谋”字为先抓布局。大盛镇召开春耕生产专题部署会,立足“稳粮扩优”目标,引导农户调减马铃薯、玉米传统作物2000亩,扩种优质水稻、高淀粉红薯等特色作物3000亩。目前,全镇计划春播粮食作物4万亩,预计总产量达1.45万吨,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同比提升15%。
“水”字为要保灌溉。该镇建立“生活+生产”用水双保障机制,投入120万元推进抗旱水源工程,组织村社干部、群众1500余人次开展“清池护渠”行动。完成45处蓄水池整治、50公里灌溉管道修复,恢复提升蓄水能力14000立方米,可保障3.8万亩农田灌溉需求。
“保”字托底强供给。构建“储备监测+配送服务”农资保障体系,设立5个农资价格监测点,组建3支农资配送队。累计储备优质种子2万公斤、复合肥1000吨、绿色环保农药20吨,检修农机具120台套,新增智能播种机等新型农机25台,农资入户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