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杨荟琳 通讯员 谭凤)“现在去镇卫生院只要15分钟,人大代表给咱们办了件实在事!”近日,在玉峰山镇中心村,58岁的村民李良强指着眼前一条崭新的路激动地说。这条“无中生有”的道路,是玉峰山镇人大与镇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
“段代表,石塘大道建设把咱们18社、19社的出村路截断了,现在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得绕好几里地。”近期,中心村村民张静向镇人大代表段成平反映了一个当地群众关切的问题。
接到群众诉求后,段成平立即组织 玉峰山镇人大代表第三小组开展实地调研。在中心村19社现场,代表们发现,石塘大道的建设确实截断了张家院子周边50余户村民原有的出行通道。更棘手的是,被阻断的道路涉及18社、19社村民前往工业园区务工、学生到镇中心校上学的必经之路,绕行需多走2.1公里路。
“特别是下雨天,老人踩着泥路送孙子上学,看着就揪心。”段成平在走访中了解到,有个别村民家中还有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道路阻断后就医成了大问题。在镇人大主席团专题会议上,该民生问题被摆上桌面。但解决方案面临三重困难:一是道路改线需占用企业已征用地;二是集体经济薄弱,资金缺口达60余万元;三是部分村民对线路存在分歧。
面对困局,段成平主动作为,与村委会一道,连续3次组织院坝协商会,收集村民意见12条,又联合镇村建中心反复勘测,优化设计方案节省用地,最终确定沿着石塘大道由南向北延伸,A线(张家院子至工业园区)、B线(18社至14社石塘路口),以保证村民的出行。接着,镇政府、村委会又积极对接战新科技产业集团,通过5轮协商争取 到全额建设资金。
经过3个月攻坚,两条总长604米、宽4米的还建泥结石道路终于贯通。在使用过程中,人大代表朱小玲跟踪发现,19社(A线)泥结石路面坡度陡,车辆进出困难,需要进一步硬化,随后,她提交了《关于进一步硬化中心村19社道路的建议》。
经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多次到现场进行勘察后,决定将中心村19社院子至坡顶进行硬化。近期,中心村19社院子至坡顶50余米路面硬化完成,村民出行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