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杨荟琳 实习记者 唐露 通讯员 谭凤)“曾代表,厂区门口的流动摊点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有这些摊点在,工人们吃饭方便多了,可是附近的环境也太受影响了!“近日,在玉峰山镇石岩村,镇人大代表走访企业时,某企业负责人的这句话,道出了流动摊位的治理难题。在玉峰山镇人大代表第二小组代表的积极谋划下,玉峰山镇统筹推进,为这一难题找到了最优解。
近年来,随着玉峰山镇域内入驻的企业和工人越来越多,流动摊贩也越来越多,占道经营、车辆乱停、食品卫生、油烟污染等问题也日渐突出。不让摊贩来,工人们就餐不便;放任不管,又影响企业管理和市容环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得知这一情况后,玉峰山镇人大代表第二小组的人大代表立即启动“驻企听需周”专项活动,通过走访18家重点企业、召开3场座谈会,系统梳理出交通拥堵、卫生隐患、无序竞争等6大类突出问题。调研发现,企业职工对便捷餐饮的刚性需求与城市管理要求形成鲜明反差。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民生需求与规范管理的平衡点。”玉峰山镇人大主席高德明表示。
经过充分论证,代表们创新提出“疏堵结合”的解决方案:一方面,盘活厂区附近800平方米临时闲置用地,设立规范化经营点,让流动摊贩有固定宽敞的经营场所,利于增加经营收入;另一方面,规范点距离附近建筑工地较近,同时覆盖周边4个在建工地,工人用餐方便。更重要的是,引流动摊贩进固定经营场所,方便对其统一登记备案、统一卫生管理、统一监督考核,便于保障食品卫生安全。
方案落地过程中,来自该镇石岩村的人大代表曾娟、詹成娟既当政策“宣传员”又做民生“服务员”,通过一周的集中走访,成功引导17家摊贩进驻规范点摆摊经营。此外,同步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企业-商贩”三方协商平台,先后召开4次恳谈会,推动形成管理共识。 如今,玉峰山镇辖区的企业周边焕发新颜:主干道通行效率提升70%,“民呼我为”平台投诉显著下降。“现在厂区周边整洁有序,吃饭用餐十分方便。”大洋机电施工建设方负责人的评价道出了治理成效。“代表们既讲法规,又帮我们解决实际困难,我们对这样的管理心服口服。”摊贩李女士由衷感慨。
从“管理难题”到“共赢样板”,玉峰山镇人大代表的实践生动诠释了基层治理既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只要找准民生需求与规范管理的平衡点,就能让“地摊经济”在规范有序中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