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迎”热心为居民服务 受访单位供图
基层派出所是连接党和人民的重要桥梁,而派出所内的综合服务窗口更是与百姓生活联系紧密。在区公安分局双龙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几位女民辅警扎根在此。几年来,她们能感受到市民初为父母办理出生落户的喜悦,能见到给离世亲人销户的悲伤,能体会到结婚入户的幸福,以及离婚分户的怅惘……她们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蓝花迎”姐妹。
双龙湖街道属典型老城区,辖区老旧单体楼900余栋,占全区老旧单体楼的40%,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老城老人老大难”特点明显。对此,双龙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工作流程,在服务上优化方式,在办事程序上尽量简化,实现了治安、户政、交管、出入境等四大类180余项综合服务“前台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切实解决了群众多头找、多头跑的难题。
今年5月的一天,市民杨女士和范先生急匆匆来到双龙派出所求助:女儿即将参加中考,可孩子的户口一直在湖北省洪湖市老家。前一天杨女士接到学校通知,户口在外地的要尽快迁户,否则影响中考报名。得知情况后,“蓝花迎”姐妹在受理材料后第一时间上报,申请加急审核,同时与社区民警核实居住情况,在户籍系统发起跨省通办协同,联系当地公安机关审核。一个半小时后,在渝鄂两地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杨女士女儿户口成功迁入重庆。
五六月份是中小学生登记报名的重要时段,也是迁移户口的高峰期。每到这个时候,“蓝花迎”姐妹都会在一起研究最新的户籍政策、讨论最快的办理路径、张贴迁移户口温馨提示,加快审批速度,年年如此。“孩子上学是大事,我们努力做好工作,让学生、家长放心。”她们说。
在服务中,“蓝花迎”姐妹经常面临各式各样的突发情况,她们总会想办法一一解决。今年6月,自闭症儿童小张在妈妈带领下前来办理户口,但因自闭症原因,他无法专注静坐等待拍照,无论妈妈怎么引导,他甚至连看镜头这个简单动作都无法完成。看着妈妈急得要哭的样子,“蓝花迎”姐妹变换工作思路,带领孩子来到儿童玩耍区放松,之后再用手机代替相机,随着孩子身体的移动迅速抓拍,最终成功办理。
多年来的经验积累,“蓝花迎”姐妹针对群众办理相关业务的需要,变换思路,在有限的条件下,为群众创造更舒适的办事环境:精心布置儿童玩耍区、便民休息区,准备少年儿童书刊和政策资料,不仅让焦急等待的群众可以平复下来,使调皮的孩子放下手机拿起书来,还可以给过路的群众提供一个歇歇脚的地方。
同时,“蓝花迎”姐妹在“软实力”拓展上也在不断探索:延展服务、上门拍照、开设便民绿色通道……辖区有多少老人、哪些老人行动不便、哪些老人证件到期,她们利用业余时间与社区民辅警一路,走家入户,将这些情况登记掌握,讲清办事程序,留下联系方式。在窗口为老年人提供各种“适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代写”“代办”服务,甚至还按照群众性别、年龄和季节准备了颜色各异、款式多样的衣服、梳子、卸妆水、发胶、粉底液、湿巾纸……在她们不断努力下,很多人都在这里美美拍上一张身份证照片开心离去。
“蓝花迎”姐妹的日常是双龙派出所倾心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如今,通过下放审批权限、减少材料、缩短时间等,双龙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的当场办结率已达到95.12%。2023年,综合服务窗口共办理身份证7000余人,户口异动登记6000余人,处理交通违章4000余个,办理车管业务100余个,办理居住证200余个,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300余个,所有业务均实现了零差错、零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