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6333690973990912
渝北新闻网
位置:
渝北区茨竹镇金银村: “三管一养成” 滋养文明新风尚
编辑: 罗双 2024-02-21 09:25:05
据中国文明网 金银村位于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南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受制于人居条件和生活观念,群众生活习惯与时代新风新貌差距较大。为提升农村群众文明素质、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近年来,金银村持续推进移风

据中国文明网 金银村位于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南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受制于人居条件和生活观念,群众生活习惯与时代新风新貌差距较大。为提升农村群众文明素质、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近年来,金银村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开展“三管一养成”(管住口、管住手、管好禽畜,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行动,努力实现乡村面貌“外在美”和文明生活“内在美”美美与共。

教育为先,解决“为什么做”

“周姐,鸡鸭全都圈养起来了,现在房前屋后干干净净的,住着更舒服了撒。”“就是啊,现在舒服多了,隔壁邻居都喜欢来我家耍。”这是村干部蒋伟与村民周兴芬的对话。为让村民树立文明卫生意识,金银村党员干部带头,组织召开院坝会、恳谈会等30余场,挨家挨户上门宣传“三管一养成”具体内容,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设计制作墙体彩绘、公益广告20余处,发放宣传折页3000余份,利用显示屏、手机信息等媒介开展宣传600余条次,把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传递到每家每户,让群众明白好习惯带来好生活。

实操为基,解决“怎么做”

让群众知道“为什么做”只是第一步,让群众明白“怎么做”才是关键一步。针对村民存在的突出不良卫生习惯,金银村从规范习惯入手,把习惯标准细化为可学可做的16条要求。比如,把“管住口”细化为:不乱吐,不乱吃,戒烟限酒,营养均衡,吃得文明。把“管住手”细化为“三勤三定五不”:倡导村民勤扫、勤洗、勤捡;引导村民物品摆放定位、垃圾投放定点、卫生打扫定时;推动村民做到不乱丢乱倒、不乱搭乱挖、不乱拉乱接、不乱占乱晒、不乱贴乱画。把“管好禽畜”细化为:禽畜圈养,粪污及时清扫;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文明养犬,定期接种疫苗,防止犬只伤人。为了让群众更细致地掌握要求,金银村将“三管一养成”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重要内容,开展了健康卫生、垃圾分类、居家整理、文明礼仪等院坝宣传活动50余场,面对面、手把手地教群众。“村里面说清楚了,教明白了,我们也就能做到了。”村民黄维明说。

评选为要,解决“怎么做好”

有榜样才有进步,为提升“三管一养成”成效,金银村把“三管一养成”实施情况纳入村民积分制重要内容,开设红黑榜、曝光台,运用积分兑换、定额奖励、政策激励、精神鼓励等措施调动群众积极性。将“三管一养成”融入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院落等创建,开展“星级文明户”“清洁户”“最美家庭”“四美庭院”评选,激发群众参与内生动力。先后组织村社开展家庭、公共环境清洁美化评比活动20余次,推动村民互看、互比、互学,争做先进、共创文明。村民袁有田在获评“清洁户”后表示:“明年的目标就是要争取‘十星级文明户’,给乡里乡亲们打个样!”

通过“三管一养成”行动,金银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从“门前难下脚、屋内难落座”到“门前屋内都干净”巨大转变,自觉参与清洁行动、主动认领公共区域管护的村民越来越多,村庄整体形象得到显著提升,全村文明风气持续向好,实现从“干部推着干”到“群众争着干”明显转变,群众积极性显著增强,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成为普遍追求,共建、共治、共享乡风文明建设新格局逐步形成。

渝北网
渝北掌媒客户端
Document

主办单位:重庆市渝北区融媒体中心(本站所刊发的所有稿件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渝北区空港大道468号 联系电话:023-67829877 邮编:401120

备案号:渝ICP备2021013806号-2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463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号:50120210006

技术支持:重庆华龙数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