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官粳人 通讯员 李鹏 李琳)食品安全无小事。连日来,区城管局、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围绕废弃食用油脂“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等环节深入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以全链条、无死角的监督,严厉打击将废弃食用油脂再次作为食品原料的违法行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严查餐饮行业 防止废油“再上桌”
9月8日晚8点,联合执法组突击检查了龙山街道辖区内的几家餐饮店,在其中一家中餐店里发现了废弃食用油脂收运违法问题,并将该线索移交了相关部门作进一步处理。
“废弃食用油脂,俗称‘潲水油’,是指餐饮业经营者等在食品经营加工服务中单独产生并收集的油脂或油水混合物,包括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煎炸废油、火锅废油,在排水管道、隔油池设施中捞取的地沟油等。”区城管局二级调研员李俊表示,如果不严格监管餐馆的废弃食用油脂流向,就存在继续回流餐桌的风险。严厉整治“潲水油”,让百姓吃上“放心餐”,是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的必要之举。
李俊介绍,按照规定,产生废弃使用油脂的餐饮店,需要按规定在后厨悬挂公示牌,将油脂通过专业餐厨垃圾油水分离器进行分离,收集到密闭运输油桶中,并与有资质的废弃油脂收运单位签订协议,将废弃油脂交其进行运输收集。
在当晚的检查中,联合执法人员还对相关餐饮企业的餐厨废弃油脂记录台账、餐厨废弃物容器配备等问题进行了重点检查。
加强运输环节检查 确保废油“走正道”
在龙山街道余松二支路,执法人员对正在收运废弃食用油脂的车辆进行了检查,重点检查其是否具有运输资质、运输行为是否规范。
“废弃食用油脂的收运单位和车辆,也是此次联合执法的重点检查对象。”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龙山大队大队长董明会介绍,正规的收运车辆必须要有“两证”,一个是营业执照,二是废弃油脂收运许可证。运输车辆车身要有标识,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密闭运输功能要达标,防止废弃油脂外漏,污染环境。
联合执法中,执法人员还对废弃油脂收集车辆的收运台账进行了检查,确保废弃食用油脂收集和运输数量相互对应,防止废弃油脂外流。
规范全流程全链条 确保废油“无缝可漏”
除产生废油的餐饮单位和运输单位外,9月10日,联合执法组还对渝北城区内多家废弃食用油脂收集单位和位于洛碛镇的餐厨垃圾及废弃食用油脂处理厂进行了重点检查,确保废弃食用油脂收运全流程规范有序。
“我们都是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废弃油脂收运的,每天在渝北区大概能收2吨左右,收集起来以后,会送往洛碛餐厨厂进行加工处理,处理以后用于工业用油和生物柴油。”龙山街道某废弃食用油脂收运单位工作人员李珍告诉记者。
据执法人员介绍,为确保废弃食用油脂产生、收集、运输、处置全链条管理规范无死角,联合执法支队建立健全定期申报、联单管理、台账管理等制度,要求“产、收、运、处”各环节中各单位,定期上报油脂产量,每次填写“产生、收运联单”和“收运处置联单”,每日核定填报数量,并如实记录,形成废弃食用油脂管理闭环,让废弃食用油脂处理“无缝可漏”。
执法行动初显成效 持续保卫“舌尖安全”
记者了解到,自废弃食用油脂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区城管局等单位出重拳、严执法,专项整治废弃油脂违法乱象行为,走访排查全区11394家餐饮服务单位,责令问题整改942个,立案调查60件,罚款10.52万元。
在严格执法的高压下,违规使用废弃食用油脂的不法行为得以进一步遏制,餐饮行业更加卫生规范。
“感觉这里的油很干净,听说最近执法部门一直在进行废弃油脂的整治,保护我们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我们觉得吃起来很放心。”在松石大道餐馆用餐出来的李女士告诉记者。
“从联合执法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餐厨垃圾产生单位,都在按照规定,规范处理废弃使用油脂。”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区城管局将联合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力度,查处废弃油脂收集、运输和产生单位的违法违规问题,确保人民群众餐桌上的安全和“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