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杨青)基层稳,则社会稳。开展村级议事协商,是村级组织落实基层群众自治要求、加强村民自我管理、提升基层自治水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木耳镇针对农村承包地历史遗留问题突出、土地纠纷矛盾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困等难题,完善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探索村级议事协商矛盾纠纷化解法,有效破解了土地纠纷难题,解决了群众烦心事,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
为推动工作顺利开展,木耳镇坚持把党建统领贯穿矛盾纠纷化解始终,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矛盾纠纷调处的深度融合,以情理堂、饭堂、澡堂“三堂”为载体,建立一支由村党总支部牵头,乡村“和事佬”为主体,民警、律师为支撑的“1+3+X”矛盾纠纷调解队伍。落实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四张清单”,将警务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情感交流室)“三室”融合,依托村级基层治理中心,开展“律师+民警+群众+刑满释放人员”“四人”说法,围绕“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服务群众,截止目前成功解决承包地遗留问题9件,化解可能演变为群体性集访事件13起,开展各类法制宣传培训60余次,进一步提升村民法律意识,推动基层治理走上法治化轨道。
木耳镇金刚村举办村民法律知识素质大赛 受访者供图
为推动群众参与到矛盾纠纷调解事务中来,木耳镇在村级设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三会”组织,以自治为核心推出“三互”活动。其中,以院落、楼栋为单位,每3—5户一组,强弱搭配,共建130个“三互”小组,通过“困难互帮、矛盾互解、大事互商”,促进邻里互帮互助,实现村民矛盾院舍解决,让村民参与到全村发展决策中来。同时,成立“陈师傅”帮帮队、“周嬢嬢”解困队等基层自治组织,真正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困难互帮16次、矛盾互解24次、大事互商9次,与上年相比一般矛盾纠纷发生率以每年5.6%速度逐年递减。此外,以“一践行、二引领、三课堂”的方式,开展党员带头讲政策、好人微访谈等活动振村风,开展家礼十循活动、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优家风,依托市级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站、智慧党建e站等平台开展送温暖、走访慰问等活动正社风,开展美丽村庄、志愿扫除等活动淳民风。
同时,木耳镇完善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将工作人员信息、职能职责、调解工作流程图“上墙”,让前来办事的群众、企业代表能够一目了然。对小纠纷随时到,复杂性专业性问题实行预约,突发、紧急性事件立马处理;对受理的纠纷进行详细登记,调解前认真调查核实纠纷性质、争议焦点和纠纷原因;建立调解事项台账、档案,对较复杂矛盾纠纷、涉及多方当事人的纠纷、濒临激化的纠纷,在调解后的一个星期内进行回访,听取调解人的意见建议,巩固调解效果,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