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5015622471434240
渝北新闻网
位置:
“20条干货”助力文旅体产业“快马加鞭” ——《渝北区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解读
编辑: 罗双 2023-12-14 09:35:33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杨荟琳胡瑾任天驹图片提供)文旅产业是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抓手,也是拉动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区始终把文旅体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文化旅游融合、旅游产品创新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杨荟琳)文旅产业是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抓手,也是拉动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区始终把文旅体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文化旅游融合、旅游产品创新、旅游品牌宣传、体育赛事等方面不断发力,全区文旅体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为推进渝北区文化、旅游、体育高质量发展,依据相关法律和国家、市、区相关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意见,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体育+”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近日,《渝北区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出台。

到底这个政策都有哪些“干货”,一起来看看吧。


20条政策扶持 助力文旅体产业快马加鞭


据了解,《若干政策》共20条。主要包括支持企业发展2条,支持文旅体载体建设4条,支持文化演艺2条,支持精品旅游发展4条,支持节会赛事4条,统筹支持文旅体高质量发展1条,申报要求3条。支持对象是在渝北区(不含两江新区直管区域)注册并开展文化、旅游、体育活动的相关单位、企业、协会团体。

其中,第一条、第二条为支持企业发展,主要是通过鼓励引进龙头企业和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不断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企业基数和规模。第三条至第六条为支持文旅体载体建设,主要是支持老旧建筑改建产业项目,支持文旅体消费新场景打造,支持创建文旅产业集聚园区(基地),支持打造文化演艺新空间。通过文化旅游载体的发展,引导文化旅游体育行业集聚发展。第七条、第八条为支持文化演艺,主要鼓励优秀文艺作品公演和引进文化艺术名家,不断丰富我区文化商业性演出活动,更好地满足人民对高品质文化演出的需求。第九条至第十二条为支持精品旅游发展,主要是支持精品旅游民宿建设,支持旅游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支持旅游等级创建,支持文化旅游示范创建等。通过对旅游设施和景区景点的提升,建设微度假目的地,吸引主城及外地游客来我区旅游消费。第十三条至第十六条为支持节会赛事,主要是支持综合性节会活动,支持文化旅游惠民活动,支持申办举办品牌赛事,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等。重点是提高重点文旅节会、惠民活动的办会水平和对外影响力。

第十七条为统筹支持文旅体高质量发展。主要是对文旅体宣传营销、商品研发、文旅活动、市场管理、招商引资、人才培训、规划编制、乡村文化发展等,以及市、区确定的其他重点工作,经审定后可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第十八条至第二十条,明确支持对象、申报组织、有效期等内容。


你关心的这些问题 答案都在这里


许多从事文旅体行业的经营主看到这个政策,在十分欣喜的同时,相信也有不少疑问。比如,什么是规模以上服务业(文、旅、体)企业?什么是文旅体融合消费新场景、如何评选?文化演艺新空间基本条件是什么?

如果你也有这些疑问,那么就耐心继续往下看吧!

规模以上服务业(文、旅、体)企业是指在统计行业分类口径中属于文化、旅游、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的企业且满足一定规模以上的标准(服务业营业年收入达到500万以上)。

文旅融合消费新场景是指文化、旅游产业及相关要素之间相互渗透、交叉汇合重组,逐步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或要素领域,彼此交融而形成新的共生体的现象,其中诞生出的新兴消费生态成为消费新场景。文旅体融合消费新场景每年评选一次,以当年发文开展此项工作为准,原则是在910月左右。

文化演艺新空间基本条件是指,在全区范围内的商圈、商业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文创园区、闲置厂房、各类酒店、旅游景区、文博场馆等场所开办的,能固定时间开展常态化演出的室内外演艺空间。需要具备以下基本要求,即演艺新空间以文旅演出、沉浸式演艺为主要功能,场地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观众席位不少于50座位,每年开展演出不少于50场次,并符合公安、消防、卫生等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规范标准;演艺新空间运营单位应在重庆市渝北区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取得由文化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能够遵守《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规章,依法从事各项经营,能够按要求做好安全生产和意识形态等重点工作;演艺新空间的营业性演出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深刻反映时代风貌、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具体到案例解释 让您看得更明白


如果你已经了解了以上这些概念,那么对于评定为演艺新空间有何支持政策、文旅产业集聚园区(基地)升级创建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若干政策》规定:演艺新空间每年开展演出不少于30场次,且实现年票房收入200万元以上的,可给予每年20万元的补贴。被评为市级文化演艺新空间的,再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比如,某公司在渝北商业综合体投资建设演艺场所,面积200平方米,座位100个,第一年演出收入只有180万元,则不能申请补贴。再比如,同一公司第二年收入达到300万,同时也被评为市级文化演艺新空间,则可同时申请区级补贴和市级奖励。

对于文旅产业集聚园区(基地)升级创建,同一园区(基地)一次性补贴就高不叠加,升级创建的补齐差额。比如,某文化产业园区第一年获评市级产业园,按政策规定已获得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第二年获得国家级园区认定,在申请国家级园区奖励时则要扣除市级园区已获得的奖励。

同时,本政策由区文化旅游委根据政策条款内容和项目实施时限要求拟定申报指南(通知)组织实施,届时会将各项政策联系科室及联系方式在渝北文旅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公示。


链接>>> 

这些关键词专业名词解释你可以了解一下


六类500强企业:六类500强是国际500强企业的一个统称,分别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服务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美欧日500强、新经济500强。

全国文化企业30强(或提名):指注册地在中国境内,文化产业领域主营收入、净资产、净利润综合排名前30(或增长潜力较大)的企业。

中国旅游集团20强:指注册地在中国境内,旅游产业领域主营收入、净资产、净利润综合排名前20的企业。

文化演艺新空间: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和场地布局,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演出体验和艺术感受的空间。观众可以通过互动、体验等方式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演出中,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旅游民宿:利用当地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数不超过14间,最高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正式营业的客栈、庄园、宅院、驿站、山庄等小型旅游住宿设施。

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指依托一定区域内夜间景观环境,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商业业态、特色文化符号和消费氛围,能够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综合产业集群。主要为夜间消费较为活跃的核心商圈、步行街、特色商业街、滨江休闲带、文旅综合体、景区景点等。

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做出突出业绩,在全市同类行业中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

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实际投资额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独立法人;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在全市同类行业中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产业规模、经营收入及利税位居全市同行业前15名之内。


短评>>>

政策阳光,让文旅体产业发展步入“春天里”


人们总是一边在现实生活中努力打拼,一边期待着追逐诗与远方。今年来,全国各地文旅体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各个景点游人如织,演唱会纷沓而至,体育赛事一场接着一场,市民通过沉浸式的参与,可以饱览壮美河山,感受各地灿烂文化魅力,放松心情、增长见识;而从业者也可以借着这波发展的东风,将自己的产业蛋糕做得更大。

为了支持其发展,渝北区更是出台了政策,引导市场主体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速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发展文旅体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今年以来,渝北区通过不断补齐设施服务短板、丰富优质产品供给、抢抓机遇培育新动能,不断将文旅体潜力转为假日消费活力。

未来,希望我们借助这一波政策的东风,更好地把握当前消费增长新机遇,努力提升行业公共服务质量,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让越来越多的人来渝北实现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愿意再来。


声音>>>

乘政策东风 创造美好未来



渝北区“农小李”生态农场创始人 李伟:

我一直都有一个山水田园梦想。2019年,乘着木耳镇新乡村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东风,我在木耳镇五通庙村流转了土地,开始打造自己心目中的家庭生态农场。在政府的扶持和自己的努力下,经过几年的发展,我的农场已经初具规模,并打造了“农小李”生态农产品品牌,走上了农旅融合发展道路,我的农场也成为了许多人周末近郊游的打卡地。如今,渝北区拿出了真金白银支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倍感振奋。未来,我将继续深耕文旅融合领域,打造一个集研、学、赏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场,发展以草莓、番茄采摘为主,下午茶、烧烤、垂钓等业态相辅相成的农旅融合产业,为更多的人打造他们心中的诗与远方。



重庆敏学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  周栩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们正是看重了渝北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在这里成立了自己的文化传播公司,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艺术活动、礼仪服务、文创设计、文艺创作等等,圆了我们的文化产业创业梦想。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书法、篆刻、中国画,我觉得很有成就感。这一次,渝北区出台了扶持政策,更是增强了我们扎根渝北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未来,我们将继续在这片创业热土上奋斗逐梦,为渝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微博之力。


  胡瑾 任天驹图片提供)


漫拾光之羊汤客民宿主理人  崔岳凯

在城市生活久了,相信许多人都会有一个田园梦,能在远离尘嚣的乡村里,寻一处秘境,打造自己的桃花源记,享受青山绿水间的慢时光。很荣幸,2019年,我们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将这个梦想变为了现实。我们的民宿可以为游客提供餐饮、房车露营、住宿等服务。当下,渝北区出台了扶持政策,拿出了一揽子帮扶举措支持文旅产业发展,这无疑是给我们从事民宿行业的人打了一针“强心剂”。相信未来,在政府的指导下,在我们的用心经营下,我们的民宿会越做越好,渝北区民宿业也将迎来更好的未来。

渝北网
渝北掌媒客户端
Document

主办单位:重庆市渝北区融媒体中心(本站所刊发的所有稿件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渝北区空港大道468号 联系电话:023-67829877 邮编:401120

备案号:渝ICP备2021013806号-2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463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号:50120210006

技术支持:重庆华龙数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