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0672202724958208
渝北新闻网
位置:
产业兴 环境美 百姓乐——木耳镇新乡村农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带来的巨变
来源: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李培诗 2023-11-16 09:30:04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王彦雪)乘着渝广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建设东风,近年来,木耳镇大力推进新乡村农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该项目涉及新合、白房、新乡、石鞋、五通庙5个村54个社,总面积约15000亩。该项目着力打造以田园为本底,现代农业、康养、休闲、研学、乡村创客等产业为支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综合体。该项目的实施给木耳带来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来到木耳镇,进行了一番打探——


产业更多元,生活更红火


今年6月,木耳镇新乡村花田坝子的百亩荷花成为了主城市民的新晋打卡地。在这里,市民不仅可以赏荷观星,还可以在旁边的草坪露营、喝茶,此外,还能在荷花池畔吃火锅,别有一番滋味。如今,虽然荷花已谢,但其独具特色的船坞及小木屋,仍然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目前我们这里的停车场、厕所、路灯、步道、景观小品等配套设施已经全部打造完成,市民来此游玩将更加方便。”木耳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木耳镇新乡村项目里,像花田坝子一样颇具特色的农旅融合项目还有不少。在五通庙村南北大道路边,有一家名叫“农小李”的生态农场。记者来到这里,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波光粼粼的生态池塘,以钢铁为骨、玻璃为壁的智慧大棚。这个占地70多亩的生态农场定位为“精品农业”,前期主打草莓、番茄、西瓜等采摘业务,后期还衍生出烧烤、垂钓、下午茶等“半日游”业务,精准的定位让生态农场的生意火爆,鲜果采摘和销售每年能达到80余万元。


整治出效果,环境更优美


走进新乡村龚家湾,这里的风景令人沉醉:黑化过的道路绵延伸向远方,路面干净整洁;道路两侧的村民小院,庭前院后盛放的三角梅释放出勃勃生机;集中投放点的分类垃圾桶,处处透露着文明的内涵。

发生在龚家湾的种种变化,是木耳镇推动实现村民“住有优居”的一项措施,即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扮靓身边环境,一改乡村原有的荒凉破旧风貌。

近年来,在木耳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新乡村聚焦“五新”促发展,激发党建统领乡村振兴新活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产业发展方面,新乡村通过“两集中、三融合”实施宜机化整治200余亩,以种植水稻、柑橘为主,套种红薯、土豆等经济作物,试验稻鱼共生10余亩。同时,该村集体公司自成立以来,依托新乡村项目建设,年盈利收入飞跃到213.94万元,集体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此外,依托新乡村农旅融合示范项目,龚家湾的公路形成路网,村民出行可以乘坐989公交直达中心城区,乡村旅游也呈现新亮点,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打卡。


住进向阳居,迈向幸福里


如今,沿着南北大道向北,经过新修的向阳居聚居点时,人们的目光总能被吸引过去:气派的小区大门,智能化的门闸,小区里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齐全。小区里,居民脸上都是难掩的喜悦之情。“小区交通便利,户型也可以,环境也好,和城里的小区一样的,我们家里人都十分满意。”小区居民毛国政告诉记者,“以前住农房,现在住洋房,我们的生活就和小区名字一样,越来越向阳。”


向阳居定居点环境优美  记者 王彦雪 摄


向阳居是木耳镇着力破解城乡结合部人居环境差的难题,提升农村群众居住品质的生动写照。在新乡村建设中,向阳居聚居点建设坚持党建统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在建设模式上由“政府独唱”变“群众合唱”,创新成立自建委员会,由群众民主推荐,优选懂技术、愿参与、能带动的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等为项目联建全程无偿服务。

同时,宅基地利用上由“分散”变“集约”,通过农房向聚居点集中,统一打造配套设施及环境,增加土地利用率及建设用地指标,既减轻了财政负担还可以集约用地,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在资产盘活方面,由“闲置”变“优质”,以聚居点建设解决城乡结合部乡村空壳化难题,引流外出村民返乡发展,在这里不仅能享受城市生活品质,又能发展农村产业,避免农村空心、产业空洞、资产空置现象发生,增强群众获得感及幸福感。


渝北网
渝北掌媒客户端
Document

主办单位:重庆市渝北区融媒体中心(本站所刊发的所有稿件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渝北区空港大道468号 联系电话:023-67829877 邮编:401120

备案号:渝ICP备2021013806号-2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463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号:50120210006

技术支持:重庆华龙数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