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渝北区巴渝民俗博物馆的新馆——巴蜀七十二行雕塑馆开馆啦!新馆内展出了一百余件雕塑作品,生动呈现了让老重庆人倍感亲切的传统行当。本期打卡专栏,让咱们一起前往这个充满故事的展馆,好好怀旧一下吧。
巴蜀七十二行雕塑馆以雕塑艺术形式展示清末至民国时期极具特色的巴蜀地区传统行当,展出面积约700平方米。馆内有79组、108个雕塑人物及道具,分为“城乡力夫”、“良工巧匠”、“街巷能人”和“市井商贩”4个单元。
拉船的纤夫、搬运货物的棒棒、缝缝补补的裁缝、修造房屋的泥水匠、打制家具的木匠、唱川剧的艺人、教书的私塾先生、做生意的商贩等.......上百个民间人物被雕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再现了过去的市井生活和淳朴奋进的劳作场景,展示出山城特有的地域文化内涵。
不论是“脚蹬石头,手刨沙”的纤夫,还是因山城特色地势应运而生的挑水夫,亦或是最能反映古代巴蜀商贸情况的职业——“牛偏耳”,这些传统行当的人物身影都能在雕塑馆内找到;这其中不少职业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有的则只能留存于人们的记忆或文字影像资料当中;好在巴蜀七十二行雕塑馆能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往昔生活,引发人们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尊重,也给市民留下一份生动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文字:欧云霄
图片:任天驹
视频:陈道圣
编辑:张蓝兮
责编:陈勇
审核:韩瑜
监审:刘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