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委员分组协商讨论“两院”工作报告 记者 胡瑾 摄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陆世玲 王彦雪 蒋婧 谭臻 唐晨陈)5月14日,出席区政协第十五届四次会议的区政协委员分组协商讨论区法院工作报告和区检察院工作报告。
委员们一致认为,“两院”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安排工作精当,充满着责任担当,体现了民本情怀,是真抓实干、务实创新的报告。“两院”紧紧围绕中心依法履职,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在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完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渝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提升法治营商环境
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渝北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司法保障。不少委员围绕司法改革助力营商环境提升建言献策。茨竹、大盛、大湾片区委员万开友建议,法检“两院”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严格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为渝北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龙溪、龙塔、龙山片区委员段茂兵提出了以一流法治营商环境助力渝北全面提升竞争力的建议。他建议,要对标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标准,瞄准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突出渝北特色,形成体系化梯度化的营商环境标准体系;要创新营商理念,在不断提升同质普惠的营商管理服务水平的同时,探索差异化的法治营商环境管理服务。
“要进一步加大公正司法力度,提升效率,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仙桃、回兴、宝圣湖片区委员赵明举说,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平等刑事保护力度,依法同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主体。他还希望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保障民营企业合法经营。
维护司法公正权威
筑牢社会公平正义防线
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政协委员关注的话题。
玉峰山、洛碛、统景片区委员李德刚重点关注了法院执行难的问题,他认为,法院执行难是源于多个方面,但最主要的是源于法官编制不够以及对拒不执行当事人处罚力度不够。他建议,增加法官编制,为法院案件执行提供充足的人员力量,同时加大对拒不执行当事人的处罚力度,对当事人形成震慑,维护法律的权威性。
人和片区委员李敬邻认为,法院应进一步加大案件的公开审理力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使司法更加阳光、透明、公正。他建议,要进一步探索大数据、智能技术与审判工作的深度融合,在“智慧法院”“三远一网”建设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大数据推进阳光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为渝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法官在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中,面对各种纠纷矛盾,面对日趋复杂多元的思潮,面对案多人少的工作压力,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各种心理上的困惑、压力。”龙兴、石船片区委员肖忠意建议,加强法官队伍安全风险防范、心理健康建设,从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搭建心理关爱服务平台、拓展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开展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司法公正的有效实现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践行司法为民理念
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利益格局的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激增,人民群众对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期待越来越迫切,要求越来越高。在各小组讨论会场,区政协委员踊跃发言,围绕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展开了热烈讨论。
两路、双凤桥、双龙湖片区委员涂明忠关注群众各类纠纷问题。他说,双凤桥街道居民多、企业多,管理压力大,各类纠纷数量多,他建议要变过去群众来访求助为调解工作人员主动下访服务,变事后调解为事前预防,把排查调处纠纷和法律服务的阵地前移,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同时,还可以通过联合区法院定期举办法律知识宣传讲座等方式,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大家的法律意识。
王家、悦来片区委员王小海关注的是加强未成年人的全面司法保护,依法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他建议,建立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以便于发现未成年人被侵害后能及时报案、立案,及时调取相关证据,从而尽可能地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发现难、调查难、定罪难等问题,有力准确地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面对土地纠纷的上升态势,如何妥善处理这类案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木耳、兴隆、古路片委员田力建议,相关部门要提前进行土地详查,做好调研工作,明确土地权属并加强对农村土地工作的管理,如遇纠纷案件,要进行妥善分工,及时审理,防止矛盾激化,同时,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充分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努力拓展服务渠道,切实为乡村振兴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做好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