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6125857452281856
渝北新闻网
位置:
“只要社区无恙,一切都是值得的” ——来自龙山街道龙华社区的网格实录
来源: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陈遵 2020-03-24 10:28:45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王彦雪 通讯员 曾光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近两个月,对于很多基层社区来说,堪称是战斗的两个月!从社区党组织书记到普通工作人员,再到网格长、网格员,每一个人都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龙山街道龙华社区的网格员们也不例外,48岁的先怀勇、41岁的高雪梅、37岁的黄莉、34岁的张曾玮、32岁的薛婷婷,从1月23日社区响应号召全面防疫开始,就一直奔波在辖区大街小巷,4800余户居民、300多家各色机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逐户宣传、逐户排查,与病毒抢时间



1月24日,重庆正式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一级应急响应,龙华社区也立即行动起来。那时,由于疫情刚发生,很多人对新冠肺炎并不了解、谈之色变,网格员上门张贴宣传资料、询问信息等,居民门也不愿意配合。


这个工作量确实很大,4800余户居民,以张贴一户宣传资料需要2分钟计算,也要差不多170多个小时;如果是排查,敲门、等待开门、询问记录,一户至少需要4分钟时间,合起来就大约是340多个小时。按照上级要求,第一轮宣传、排查工作必须要在3天72小时内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们充分协作,硬是在48小时内完成了所有宣传资料的张贴工作,并在3天时间内完成了所有问询工作,这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期间,为了减轻居民们的不适感,在网格员黄莉的建议下,所有人员均弯曲无名指、中指轻声敲门,3天下来,每个人双手的无名指和中指关节均因长时间敲门全部红肿发青。有些居民怕他们身上带毒不愿开门,网格员们转念一想,这恰好是居民防范意识增强的正常体现,于是干脆让住户不用开门,由他们隔门高声问询。3天下来,每个网格员的声音都嘶哑了。


高强度的工作让每个参与其中的网格员们都疲惫不堪,但他们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却。“既然当时答应做网格员,这个时刻就应该站出来。”先怀勇告诉记者,“我们本来也是社区居民,家人朋友很多都在这里,虽然我们累一点,但我们多做一点,把情况摸得透一点,他们就更安全一点。”


逐户追踪、逐户服务,贴心赢得支持



逐户宣传、逐户排查不过是这次社区防控的第一步。首轮排查结束后,网格员们开始了新的忙碌,那就是针对排查信息逐户追踪、逐户服务。4800多户居民,上万人次的追踪统计,数千次上门核实,经常一天下来,网格员们累得连话都不想说。如果碰上有确诊或者集中隔离人员,网格员们还将承担重点坚守或随行护送的任务。


疫情防控中遇到的问题,往往还带着不少“意想不到”:


这天,辖区一户居民给网格员高雪梅打来电话,称自己90多岁的父母在家呆了一个多星期,一定要出门,怎么说都不听,这让照顾老人的两个女儿十分着急,二女儿便拨通了高雪梅电话。


高雪梅和先怀勇一起,隔着门给老人做思想工作。从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居家的必要性,家人健康等多个方面说起,一直说了大半个小时,两个老人终于放弃了出门的想法,他们才放心离去。


还有一次,辖区另一户老人委托先怀勇帮他买指定药品。没想到,药是买到了,可老人担心先怀勇一直在外面奔走“有病毒”,怎么都不愿意开门。最后,还是先怀勇想出办法,从楼上住户的窗户用一个竹篮装着药品,放绳下去将药递给老人。


“别看我们平时处理的好像都是小事,但是这些小事做不好,就容易让居民产生反感情绪。”高雪梅说道,“在这个特殊时刻,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一声‘谢谢’,我都觉得很开心,我的努力是有价值的。”


复工复产、联防联控,只为社区无恙



2月底,企业复工复产潮来临,伴随着外地返岗复工人员陆续回归,龙华社区的防控工作又多了新的内容。


这半个多月来,张曾玮、薛婷婷都奔波在辖区各家复工复产企业,参与审验、靠前服务,为企业复工复产、返岗人员防疫工作而忙碌。


这天,张曾玮得知辖区一餐馆虽然已经提交了复工资料,但是因为口罩储备不足,迟迟未能通过审核。为了帮助餐馆解决这个问题,张曾玮就到辖区各个药房询问,结果均没有现货。他没有气馁,在每个药房都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等药房通知有口罩后,他第一时间通知了餐馆老板前去购买,最终该餐馆顺利复工。“我们店里开业,他们比我们还要上心,真是太感谢了。”事后,餐馆老板这样感叹道。


“企业复工复产关系着辖区经济发展,但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又必须要做好自身防疫,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因此,我们不敢疏忽大意。”薛婷婷告诉记者。


现在,这群网格员们还在持续忙碌,严防境外输入,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走上了新一轮社区防控的前沿……


编辑:范竞

责编:梅现合

审核:韩瑜


渝北网
渝北掌媒客户端
Document

主办单位:重庆市渝北区融媒体中心(本站所刊发的所有稿件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渝北区空港大道468号 联系电话:023-67829877 邮编:401120

备案号:渝ICP备2021013806号-2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463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号:50120210006

技术支持:重庆华龙数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