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张泽美 通讯员 姚鹏)“王书记您好,我要向武汉捐款,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3月1日上午,龙兴镇壁山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小寒的微信闪出一条消息,随后,对方转过来了一笔钱,金额1万元。
王小寒有些惊讶,因为这个微信好友是一位残疾人,他叫李应红。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笔钱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他为何捐赠这么多?
“你弄错没有?是不是多添了一个零,再核对一下。” 王小寒当即在微信里询问。
“没有错,王书记,我是捐1万元。”李应红回复道。
一个残疾人士,捐款金额达1万元,他为何这么积极踊跃?
原来,今年40岁的李应红是一名有着1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2013年他乘车遭遇车祸,虽经治疗康复出院,但因腰椎神经损伤,行走依然十分艰难,属于三级伤残。从2006年至今,他一直靠从事建材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虽然身体残疾,但李应红身残志坚,他和妻子每天早出晚归,兢兢业业地经营生意,凭着诚信和良好的口碑,生意一直比较顺利。但由于他上有年近七旬的父母,下有正在上学的一双儿女,本人每月用于康复的医疗费用至少1000元,所以家庭经济并不宽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全家人都很关注新闻,看到武汉抗疫物资紧缺,心里十分着急!”李应红说,虽然自己身残不能直接参与防疫防控,但应该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2月底,龙兴镇壁山村党支部向全体党员发起了抗击疫情捐款的倡议,他非常高兴,觉得“终于有很好的机会了”。他把自己打算响应号召捐款1万元的想法告诉了家人,结果全家人都非常支持。
“我是一名残疾人,经常得到镇党委、政府的关怀和照顾,逢年过节都安排干部来看望慰问我,这些我都铭记在心,有了机会我必定回报社会。”李应红说。
壁山村党支部书记包安全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应红一直富有爱心,别人有了困难,他都喜欢伸出援手,单是援助困难人群,他每年都至少要捐赠1000多元。”
“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但只要大家都参与到这场疫情战斗中,我相信一定能打赢这场战役。武汉必胜,我们必胜!”李应红掷地有声地说。
编辑:范竞
责编:梅现合
审核: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