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见过从林立的高楼中透过的丝丝晨曦
她陪伴过每个站台鼎沸的开场与喧阖的落幕
她见证过渝北灯火映照中的辉煌夜幕
……
在都市的繁华与变迁中
在每一个太阳升起又落下的清晨与黄昏
陪伴她的
始终是
重复的路线
重复的站台
重复的风景
和不重复的人和日子
十多年的时间
每天12个小时
都呆在半米见方的驾驶座上
但她从不孤寂和酸楚
乘客脸上满意的微笑
就能让她得到满足
她就是
公交司机薛清萍
早上五点多离家上早班,晚班至深夜10点多,从起点出发到终点,在密集的车流中往返四次,花费近12小时的工时……十多年来,薛清萍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
薛清萍是两江公交4星级驾驶员,2008年2月进入公交工作。目前在3星级线路680线从事驾驶工作。十多年来,她坚持践行“责任赢得信赖,服务创造价值”的公交服务理念,以热情的态度,耐心的服务,获得了乘客的认可和喜爱,因工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被评为“重庆公交好司机”,两江公交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先进女职工等荣誉。
“小时候上学每天都要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看着远处扬长而去的长途客车,觉得特别神气!”薛清萍说,那时候觉得驾驭大客车的样子很威武,便有了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大客车司机的想法。
1994年,薛清萍花了4000元去学驾照。“当时的4000元对我来说真的是巨资啊,那是我工作几年的积蓄加上向亲朋好友借的钱。”薛清萍笑着说,就算辛苦点,我也要学车,那是我的梦想啊。
如愿以偿当上了司机,但却是个到处拉货的小货车司机。薛清萍笑着说,当时的女货车司机很少见,也是相当“洋气”!
13年后,薛清萍重拾梦想。2007年,她成功通过了增驾考试,当上了一名公交车司机。
冬冷夏热、颠簸不堪、时常还有异味交杂,这是一般乘客对十几年前公交车的印象。重达二三十公斤的方向盘、太阳晒得两边脸不同色、不能按时吃、上厕所都要憋着、没有节假日、精神要高度集中……当上公交车司机后,薛清萍发现这才是日常。
刚进入这个行业,薛清萍最怕的不是这些,而是一些乘客的不理解。“招手不停要骂你,停得不及时要骂你,停远了也骂你……”薛清萍一脸的无奈。
慢慢地,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那些曾经的困扰和无奈不再有了。
“您好,车停稳再上。”“对不起,交通拥堵到站耽误了。”“车停好了再下,我等您。”这些都是薛清萍的口头禅,每到一个站点,她都会起身重复这些话。
薛清萍说,“驾驶员是个技术活,也需要沟通的技巧,把话说在前面,多站在乘客的角度考虑,用一句诚恳之言就能缓解乘客的不满和牢骚,也能化解矛盾。”
因为周到的服务,有些乘客甚至成了她的专属乘客,宁愿多等一会儿也要坐她的车。
薛清萍的车上还发生过一件让她感动至落泪的事情。她回忆说,2009年的一个下午,车子到终点站停车后,一位80多岁的老人慢慢地走过来。握着她的手说,妹儿,有件事我今天必须要做,要不然我怕我会遗憾一辈子。我在双龙湖站专门等了你一个多小时,又坐车一个多小时到终点站,就是想亲自给你说声谢谢。
薛清萍先是疑惑随后彻底懵了,她快速搜索有关老人的记忆。老人见她的懵状,便解释说,他基本上每天都会乘坐公交车去晚晴园喝茶。坐过很多趟公交车了,每次坐到她的车时,每次都会被她贴心的服务和举动温暖……
“我真的没想到,这些我们工作职责所在的举动,会给老人这样的触动。”薛清萍说,那一刻她感觉有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她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了这个职业带给她的自豪感,同时也更清楚了自己为了梦想奋斗的方向。
“公交车司机这个职业又苦又累,收入也不高。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而且越来越为自己当初的梦想感到骄傲了。”薛清萍说,乘客平安到达目的地后露出的每一个微笑,都是对我辛苦付出的认可和肯定,这也就是我坚持梦想的动力和方向。
文字:陆世玲
图片:任天驹
视频:陈道圣